諸君安好。
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。如今寒舍己立兩載,值此喜慶之日,撰此文,以述心之所想,亦是與君共勉。
起#
博客,我是這樣理解字面意思的:博客,“博 “眾” 客” 之歡。在維基百科、百度百科等的幫助下,我們可以很快了解到它的含義,但這仍然不夠簡單。你會發現,所有的博客,中心內容清一色是博主的文章,而且是長文章,這是博客區別於新浪微博,微信朋友圖等 “微博客 “最大的兩年前,我為博客所做的第一次提交進入了 GitHub。當初,我將它看作我練習語文的工具,便直接放到了 GitHub Pages 上;而現在在,我更偏向於將它當作我的 “賽博日記本”,記錄自己的生活、分享自己的成果。
過#
這兩年,我成為了十年之約簽約成員、加入了開往團隊,也盡己所能為開源社區嘗試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我認識了許多博主,我看到一位新初中生在十歲的時候有了自己建在凡科上的博客,就像曾經的林林一樣。我好像穿越回了我從未經歷過的千禧年前後,看到了個人博客的 “百花齊放”。然而國內大多省份要求網站備案中的負責人必須年滿 18 周歲又讓我不時在思考 “中國的未成年人是不是不配建網站” 這個問題,以及國內對網站備案的要求是否過於嚴苛。
挫#
個人博客,必定會面對兩個 “難題”:速度、流量。舉兩個例子,雲遊君通過使用國內 CDN、自行開發了使用 Vue.js 與 Vite.js 的 Valaxy 作為框架,解決了頁面加載速度的問題;蘇卡卡則是使用 Next.js 重構了他的博客,並將靜態文件托管到了 Cloudflare Workers Site ,還針對性地進行了許多優化。雲遊君和蘇卡卡分別作為 Element Plus 團隊成員和 Hexo 的核心開發者,他們的博客都包含了大量的技術性文章,再加上文章質量高,自然有著可觀的流量;他們的個人作品(小空調、主題等)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們的個人博客引流。
末#
我沒有什麼技能,自然寫不出什麼技術類文章。我將博客當作日記本,也有這個原因在內。還剩下八年的時間,想想未來的我翻看著自己曾寫下的一切,會是什麼想法?
願與君芒勉。